《夜以继日》与《共乘海浪》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与《夜以继日》是两部相似的作品。汤浅政明和滨口龙介在拍摄此片以前的两三部作品均为广义上的艺术电影(动画长片)。形式先锋,实验性较强,缺乏类型片、情节剧(melodrama)的特征,因此也很难被称作是商业片。

而这两部电影却因其商业性饱受影迷的诟病。热爱这两位导演以前作品的人指责他们背叛了初衷,开始拍狗血商业片。这两部电影的叙事外壳也确实显现为狗血爱情剧(甚至有人直接将《共乘海浪》称为狗血韩剧)。

但事实是,两位导演仍然在这两部作品中寄寓了相当多的匠心与思考。而且这些巧思还有一定相似之处。(除了叙事上的巧思,还有电影手法上的巧思,也就是说,尽管这两部电影都是商业片,但也全都借鉴了两位导演之前艺术片的惯用套路和调度(作画)方式。此处就不详细讨论了。)

首先这两部电影,从表面上来看,都是女主角的男伴亡故(或消失)的故事。而随后,其男伴又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出现在了女主角面前。两部影片全部有极甜的恋爱段落——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同样是为了映衬随后的「哀」。

换句话说,在常见的狗血言情剧框架之下,这两部电影都有着非常哀伤、怪异甚至恐怖的底色。

在《夜以继日》里,这表现为对女主角鬼魂式的拍摄——如鬼魅般的表演、苍白的面颊(正面打光)、轻盈而毫无节奏感的步伐、博物馆似《闪灵》一般的双生女摄影作品、黑泽清标志性的调度。另外,地震和种种具有象征意味的元素也丰富了此片的叙事表达。于是这片很容易从一个狗血的爱情故事,转为一个展现当代虚无情绪的鬼魂故事(Ghost Story),或是《迷魂记》一般具有象征意味的多义性故事——每一个不顾一切追寻梦想,并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撕裂挣扎的人都能对其有所感。

《共乘海浪》则更轻,更实一些。一半是动画片传统赋予了创作者更多走向简单、走向天马行空的动力(而非暧昧和含混),一半是这个故事本身更缺少发挥的余地。

然而,《共乘海浪》在表层故事深处,仍然是富有意味的。

它仍然是一个哀伤而绝望的故事。女孩失去了恋人,于是她只能终日陷入痛苦。从某一个视角看来,她疯了。她以为自己唱歌就能在水中看到恋人,并与之交流。因之她随身携带水瓶,或者可以充入水的空气玩偶(这让人想到是枝裕和的《空气人偶》)。在日常视角来看,她的行为之怪异,会令路人侧目、恐怖,如若没有后面神迹的揭示,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怪异心理故事(psyco-drama)。至少会让我联想到罗曼·波兰斯基的《怪房客》。

这里体现着一种非常少见的执拗与坚持:非他不可,没有他就什么都没有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以及她对他的依赖可以达到如此地步,以至于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将她解救出来——所以女孩会在看似开心的影片结尾仍然大哭。

她已经「乘上生活的海浪」了,可她仍然没有他。导演在这里暗示的是,潜藏在一切表面的释怀和成长下的,仍然是彻底的不甘心与绝望。这种执拗、不认命的情绪作为暗流,时时在高饱和的画面下潜伏着,非常拧巴——它甚至不该出现在一部商业性的动画片当中。

「成年人」不应该这样,「成年人」应该向前看,应该有新的伴侣。

所以,其实它讲的不是释怀,而是假装释怀。是对已逝去的往日彻彻底底的坚持与执拗,不放弃。它讲的故事是:你怀念的人劝你释怀,所有人劝你向前看——你也不得不向前看(不情愿地)。但你想的仍只是过去,你微笑着(甚至大笑着),假装忘记了一切,事实上,你什么也没忘。它和《海边的曼彻斯特》不一样,后者是坦然承认自己无法释怀,而前者却是压抑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冲动与欲望,假装活得积极、开心与快乐。因为如若面对真实的自我,那只能走向死亡。它比《海边的曼彻斯特》更加拧巴、更加绝望。

另一重令人心寒的恶趣味在于,导演强化了「虐狗」的心理体验。从开头的戏谑(也是我们日常的用法)转为了结尾的切肤之痛。导演告诉我们:「虐狗」可不仅仅是一个玩笑,它是能带来真实痛苦的。港的妹妹在面对那对甜蜜情侣时,内心是嫉妒而难过的。而到了结尾,情况翻转过来,深感痛苦的成为了女主角日菜子。这种你死我活的残酷在结尾被强化了,「秀恩爱」仿佛原罪一般在不同人群中传递。

这两部电影很不容易的地方在于,两位男性导演从女性角色的心理切入,在商业片的框架下,做出了不同寻常的(甚至可称怪异有趣的)心理解剖。在这两部电影中,女性的内心(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永远是难以言说、难以向外界沟通的。因此,情绪和心理总是潜藏着。

潜藏着的东西,并非不存在。因此与那些更加直露的电影相比,你在回忆起这些电影时,内心的隐痛会加剧,时间会绵延而加倍。它们就像后劲十足的酒,越想越悲伤,越想越绝望。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