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awawa与她的「石剪布」理论

2018年5月,因为发表涉及二战慰安妇的不当言论,情感博主Ayawawa(杨冰阳)遭受《中国妇女报》《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的一轮围攻猛批,她的微博被封6个月,清空后至今仍未有任何更新。

从(如今)常识上来看,在那样猛烈的批判以后,她其实不“应该”(也不太可能)再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了,但四年前言论环境还算“宽松”,她最终还是没有从中文互联网上消失:她的微博不再更新,但她的那一套婚恋话语(以及粉丝资源)却像尸体一样,被众多秃鹫一般的模仿者分食、传播,在微博上继续影响着原有的受众;她的微信公众号也持续低调地运营着,文章的阅读量基本都有好几万。

她的媒体之所以能存活下去,除了低调和隐忍,大概因为她不像以往那样,发表那些类似“女人吞精能预防先兆子痫”、“二型糖尿病得到治愈”的用来吸引大众眼球的奇谈怪论,也不再涉及任何有关政治与历史的话题,而是一心一意地经营着她的婚恋咨询(或曰情感“科普”)媒体。

浏览微信公众号“Ayawawa”最近的文章便会发现,她的言论也不再像早期那样宣扬不为社会主流所容的价值观(比如说对比嫁不出去的女博士和婚姻幸福的家庭主妇,来论证容貌比学历对女人更重要),在表面上,她变得更为客观、温和,具体而言,她转向了对具体婚恋问题的分析和解读,不再口出惊人之断语(更多隐藏自己赤裸自利的价值观),而是对每个读者遇到的问题条分缕析,尽量实际地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总体方向不变,她服务的人群大概都是要嫁得一位如意好郎君的女子,她至少还不会劝女子执着于事业)。

上述变化或者让她的受众变广了,与旁观者的刻板印象不同,她的读者不仅仅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却也不乏高学历(名校毕业)、高收入的女性。这不仅是因为她的“理论”关注确实切近大量当代中国女性关注的核心问题(无论她的批评者承认与否,这是事实),同时也是因为她用一套被称之为“石剪布理论”的体系来补充解释此前取自进化心理学的所谓“mv/pu理论”。

从我的角度来看,“石剪布”理论之所以广为传播,甚至能够超越Ayawawa本人的理解,在其他婚恋博主(KOL)那里无限增殖,衍生出众多大相径庭的解读视角(以至于形成“理论”矩阵和生态),原因大概与星座人格理论、MBTI人格理论的流行一致(但后面会提到,“石剪布理论”在价值取向上与后两者截然相反),它创造了一种强身份认同(strong sense of identity)的话语环境:每个人(包括你、我)都能在“石剪布理论”话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描述自己的方式(换言之,找到某种身份认同),甚至也能将身边的人框定在这套理论话语的某个位置(虽然实际粗疏、主观甚至偏颇,但看上去却是那样“精准”而有效)。这样的理论会天生激发人们对号入座的热情,就像在社交场合大家急着讨论谁是天蝎座、谁是处女座一样,Ayawawa的受众们也会满怀热情地思考她们的身边谁算是“石布女”,谁算是“布剪男”,以及“石布女”究竟适不适合“布剪男”,这两种人如果在一起,会出现哪些问题,能否顺利结婚,婚后能否幸福等等。

所以看上去,Ayawawa不止提供了一套价值观,她还提供了一套视角及与之配套的行事方法。她将这一套话语(垂直地)应用于解决婚恋问题、婆媳关系等具体事务,满足了一部分人深切的现实焦虑,这就放大了它在受众那里的影响力——不少人对这套理论深信不疑,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情感/婚姻生活。

我看过很多对于Ayawawa的批评,但大部分批评都立足于道德高点,只是简单地对Ayawawa做价值评判,很少有人能将批评的触角涉及到这一套话语的内在理路。对我来说,如果不先进入这套话语体系,搞清楚它的逻辑是如何看上去自洽,进而发现这种话语隐含的漏洞,批评就不算是很有效。

更重要的是,如果不仅仅从语义层面,也从语用层面去理解“石剪布理论”的话语,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发掘这一套话语的字面意义,也去探究使用它的人(KOL和她们的受众)在运用这一套话语时隐含着怎样(统一的)意图和怎样的集体价值观,以及为何这一套话语在当代受到众多女性(也包含所谓“高知”)的欢迎,以上种种,在单纯批判以外,是我以为更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如若这样做,其实会发现更多的可堪玩味的因素(这也是本文的重点):“石剪布理论”实际上并不是一套稳定的、可以用来分析男/女(性格/条件)的话语结构,而是使用相当随意松散的一套修辞语汇,通常是传达着人的主观感受而非客观事实(也就是不同的人在使用“石/剪/布”这些词去描述其他人的时候表达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意思/意图)。但使用它的人却会对它意义结构的稳定性深信不疑,他们会在现实中找到一一对应的例子,在表象/涵义层面(笛卡尔式)将这套话语(一一对应地)固定在对生活的理解中。在我看来,这便是此套话语的最大问题。

那么,“石”、“剪”、“布”分别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它们构成了一套描述人格的理论。准确而言,它们是在寻求婚配对象的视角下描述人(尤其是男人)的一套体系。因此,这套理论不像其他人格理论那样,只关注人的性格因素,它还关注人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条件。由于从寻求婚恋对象的女性视角出发,“石”、“剪”、“布”这三种人格类型在涉及描述对象本身的特性时,必然还会附带男性具备的某些特性在婚恋关系和亲子关系中对女性造成的相应影响——所以它是一种指向非常明确(或曰“垂直”)、具有强可操作性的人格理论。

“石”、“剪”、“布”首要描述的是三类男人(也描述女性,但因为其受众为女性,所以男性是更主要的观察对象)。

“石”对应专一、老实的男人,他们收入中等(偏下),缺少魅力,不懂得讨伴侣欢心;他们的优点是从不出轨,认准一人便想厮守终生,也会将绝大多数收入用于亲职投资(即妻与子);在道德上较为谨慎保守,不会选择太“开放”的女人,对于出轨行为无法容忍。

“剪”对应花心、帅气有魅力的男人,他们自己不忠诚,也不在意配偶是否忠诚,在相处中往往会非常吝惜金钱(更不可能进行亲职投资),(有时)在经济上依赖女方(甚至从女人那里“骗钱”),正因为如此,他们很懂得如何(不真诚地)讨好对方。

“布”对应多金、唯我独尊的男人,人设类似“霸道总裁”,他们不吝惜金钱来供养妻子,但需对方服侍顺从,照顾自己的坏脾气,和“石男”的忠贞、专一不同,“布男”往往不会执着于从一而终,如果配偶不合心意或者“价值不匹配”,他们大概率不会选择“长择”,对于“价值匹配”的“长择对象”,他们才会像“石男”那样认真对待、长相厮守。

这个理论的核心思路在于,每一类型男性都能为(作为配偶的)女性提供一种价值,但是他们提供某种价值的同时也一定需要女性付出相对应的代价。

在这套理论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择偶策略。布的择偶策略为“连续多偶”,剪的择偶策略为“同时多偶”,如前所述,布会换配偶,但不会同时拥有两个配偶,剪却会同时有多个伴侣,而石则绝无可能更换配偶。换言之,在择偶中,石是介于布、剪两者之间的不好不坏的中庸选择,为了布的成功与多金,女性必须放弃自己的尊严去讨好对方,为了剪的温柔和嘴甜,女性又必须放弃他的专一、真诚,甚至要搭上不少钱。

而“石”、“剪”、“布”在女人那里又代表什么呢?

其实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这三种特性用来描述女性时表达的也是大概类似的意思,例如“石女”指木讷、缺少性魅力、不爱玩乐的女人,“剪女”指有魅力又性感、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女人,“布女”指脾气较大、需要对方容忍自己情绪的女人。区别主要在于价值排序。在Ayawawa的体系里,“布男”>“石男”>“剪男”,“剪男”是最可鄙、最需避之唯恐不及的人格;而在女性那里恰好倒过来,“剪女”>“石女”>“布女”,“布女”因为脾气差、不愿示弱,需要对方提供大量情绪价值,是最难找到配偶的一种人格(除了“剪男”,少有男人能做到这一点),即使找到,也很容易被虚伪、花心、贪财的“剪男”欺骗。

在Ayawawa用“石剪布”来描述女人时,她很明显地降低了经济条件(所谓“雄竞”)的重要性,而拔高了“魅力”、“颜值”、“情商”(所谓“雌竞”)。例如提到“布女”时,她更多强调的是她们作为他人“情绪黑洞”存在的问题,而较少提及她们是否有钱,有钱是否可以给她们在婚恋中带来优势等等。所以在男性那里,“石剪布”是包含经济和性格因素的复合框架,而在女性那里,这套概念就被简化到仅包含性格。再比如,“剪女”在Ayawawa那里是褒义,主要原因在于“剪女”并没有像“剪男”那样欺骗、花心、多偶的特性,而只保留了魅力高、善于讨好等优点。

“布”在描述女性时被剥离了(描述男性时的)优点,“剪”在描述女性时被剥离了(描述男性时的)缺点。这种微妙的差异便隐含着Ayawawa的小把戏。通过不公平地剥离掉描述女性的一些语境,她无声无息地进行了某种欺骗性的价值排序:对于女性来说,魅力、颜值、情商都比事业成功更重要。另外,这是一套为女性择偶而设的理论,男性在被描述时成为一个对象(或者说“客体”),看待时自然需要全面一些(否则就毫无使用价值),而女性看待自己时,就更注重性格因素,忽视经济因素(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Ayawawa自己的说辞也许是,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剪女”本来就不会像男性那样倾向于同时多偶;从男女经济地位不平等的角度来看,即使能说得上成功的“布女”未必也比男性有钱,所以她的优势很有限。但在这套缺乏统计信息的理论中(即使是Ayawawa推崇的进化心理学,也很仰仗统计),这套说辞并没有坚实的基础,而只是符合大众对现实大概的印象。

前面提到过,“石剪布”理论不仅是一套认识论,它还是一套方法论。在对不同类型的男女进行分类以后,它便开始致力于“教导”受众:哪一类型的女人适合哪一类型的男人,因此,它便从一套人格理论过渡为一套择偶方法论。

“石剪布”理论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为人所信服,除了因为它用修辞(形象化隐喻)去假冒客观描述(“石头”:木讷;“剪刀”:狡猾;“布”:控制欲强——多么贴切的喻体),也因为它提供了一套貌似严密、合逻辑的择偶(结合)理论。

在Ayawawa的理论里,“布男”官配“石女”,“石男”官配“剪女”,“剪男”官配“布女”。男性的每一种人格都恰恰对应他在“石头剪子布”游戏里能战胜的哪一类女性的人格(布配石,石配剪,剪配布)。这里也有一层形象化的隐喻:女人要向男人认输(示弱)才能获得幸福(如前所述,也是暗含某种价值观的灌输),除此之外,表面上相生相克的人格特征还为受众提供了一种此理论具有科学性、必然性之假象(否则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然而,我在最初了解这理论时,也对这一套搭配系统持怀疑态度(因为几乎无法自圆其说)。按照Ayawawa对该理论最初的解释,男女的搭配关系压根就不应该是这样,而是“布男”对应“剪女”,“石男”对应“石女”,“剪男”对应“布女”。按理说,“石男”是介于“布男”和“剪男”之间的人格,他对于出轨和花心极端敏感,因此并不适合“剪女”,另“剪女”也会嫌弃“石男”缺乏魅力、不善言辞、收入不高;“石男”生性木讷、缺乏安抚能力,无法提供情绪价值,因此也不可能适合“布女”;所以“石男”在这个理论体系的最佳搭配应为“石女”。这也符合逻辑,中庸者对应中庸者。而“布男”实际上更适合于“剪女”(而非“石女”),因为“布男”非常需要配偶提供情绪价值,而“石女”很难提供情绪价值。

Ayawawa的说辞是,按照长择(即选择婚配对象而非恋爱对象的)逻辑,布男不会选择高pu(’pu’含义见文尾注释)的“剪女”,只会选择低pu的“石女”。但是按照这个逻辑,任何非剪的男性长择都会选择“石女”,也包括“石男”,为何有男性长择会选择“剪女”呢?对此,Ayawawa的解释可能是,“布男”见过世面,他们曾经通过和“剪女”的短择关系(短期恋爱)来满足自己,因此在长择(婚姻)时,他们不大可能像石男一样(后者缺乏和“剪女”构建短期关系的魅力、能力),被“剪女”的魅力迷住,从进化心理学的逻辑来讲,会更理性地选择擅长持家、稳重、低pu的“石女”。

这里Ayawawa试图通过引入“长择/短择”这个新概念来弥补她的理论中很明显的漏洞。但问题是,此种补充解释可以是多方向的,而Ayawawa选择了其中一种来粉饰她的理论(让它看上去更有必然性),实际上此解释中毫无必然性。譬如我也可以说,“布男”拥有更换配偶的经济条件,因此他在选择长择配偶时,可以更轻松地选择魅力更高、更好看的“剪女”,有出轨的风险,更换配偶即可(也符合他的“连续多偶”策略),而“石男”经济条件更差,他无法承受更换配偶(离婚)的时间成本与经济代价(也因为他离婚后再婚难度比布高得多),为了不犯错,他会在长择时更倾向于选择预期更稳定的“石女”。这种解释看似也合理,但完全和Ayawawa的解读结论颠倒过来,充分说明“石剪布”理论的主观性、随意性和非实证性(但不少人将之视作理解婚恋世界的真理)。

如前所述,这里“石剪布”理论表面的严密性和说服力其实并不来自实证与逻辑(以及统计规律),而是来自其受众对于其描述中的修辞与叙事的熟悉,以及由熟悉导致的认同。换句话说,“石剪布”理论中的某个描述唤起了受众脑海中对于某个事物的特定印象(前述“石”、“剪”、“布”之形象化隐喻即为一例),因此她们会觉得这种描述很真实。而另一例可以从上一段的分析发现,受众之所以信服“布男”会长择“石女”的逻辑,并非因为现实如此(截然相反的解释也完全说得通,而现实亦是多样且复杂的),而是“大老板家(布男)里有个老实听话的糟糠之妻(石女)”这种叙事模式经常出现在文学、影视的叙事当中,或者符合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与印象。

进一步谈,对于“布”、“石”、“剪”这三种人格的描绘其实也反映出网络小说、通俗文学、类型电影(总之是其中的类型化/狄更斯式的人物)的影响。在“石剪布”理论中,有钱、成功的男人(布男)必然霸道,专断;专一的男人(石男:夏尔·包法利)必然木讷、缺少情趣;嘴甜、温柔、帅气的男人必然花心(剪男:唐·璜)。总之,人的性格和行为模式必然符合他们看上去的样子,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性格、婚恋中的行为模式全打包在一起,不可分割,也没有例外。

这是一种简便的识人方式:你可以把身边形形色色复杂的人简单地分成那么几种类型,但这也是一种粗疏的方式:因为无力去深入地认识世界(了解人),所以只能采取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举个例子,Ayawawa在情感问答专栏中经常这样和读者交流:因为你丈夫/男朋友的主属性是“石”,而“石男”对于某事是这样想的(按照比例,这世界至少有10亿石男吧),遇到某事,他们的反应会是这样,所以你应该怎么怎么做……对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的想法和行为模式还不了解,(不去直接和当事人沟通)竟然需要情感博主根据某种理论框架去分析来得出解决方案,这不是说明了她的受众在情感生活方面的无能吗?

中国人情感教育的缺失是众所周知的。许多中国人,在学业、事业上有多么得意,在情感上可能就多么无知和无能,正因为如此,他们才需要在适婚年龄急于寻求一种解决方案。我以为,Ayawawa的理论是一种糟糕的解决方案,但就像许多走投无路的当代人笃信邪教一样,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对情感生活的理解一片空白),市场上没有更好的宗教/心理方案(没有太多比Ayawawa更善的理论和媒体在起作用),他们才被Ayawawa的邪理所占据,不是吗?

话头转过来,如果现实真如同Ayawawa描述那样,那生活该有多无趣啊!这显然不可能是生活的逻辑(想想我们知道多少顾家又温柔的成功人士),甚至也不是文学的逻辑,而是部分类型文学的逻辑。这里同样隐含着一种极为廉价的决定论(人的性格100%完全由他的处境决定,或者反过来)和对身边的人不加细查、深思的识人处事态度。这也是“石剪布”理论最大的失真之处,它不教导人去观察、沟通、理解,而促使人去套用固有印象与框架(或者现成理论)对号入座。它让人对其他人的理解变得僵化,而不是立体。

另外,“石剪布”理论鼓励人们彻彻底底地只关注行为/表象,不去关注内心。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表面的“石男”内心有一颗“布心/剪心”呢,Ayawawa的框架并没有给这样的观察和交流留下什么空间。Ayawawa的受众遇到问题,她不会建议她们去交流和沟通,反之采取的策略应当是观察对方行为(仅仅是观察),然后偷偷地做出适当的反应来应对——动机并不重要(Ayawawa甚至比她的受众更了解其配偶的动机),任何事情都没有被摆到台面上来说的可能。即使她的理论有教导其受众根据外界反馈修正其行为的部分(例如教导家庭主妇体谅与忍让在公司受气的丈夫),其视角也是彻彻底底行为主义的,将人当作与之交互的黑箱,而不是可理解的对象。

但也许是意识到了上述问题,Ayawawa还发明了“石剪布”的复合模式去补充和完善她的理论。所谓复合模式,不同于前述用单一特性(“石/剪/布”取其一)去描述人的模式,而是将“石”、“剪”、“布”这三种特性两两组合,去描述那些身上具有两种属性或者介于两种单一属性之间的人。

例如,什么是“剪石男”?“剪石男”一般被形容为懂得浪漫又体贴的“石男”,也就是说他会保持“石男”的忠诚与专一,同时又拥有了一部分“剪”的优点。在这个搭配组合中,“石”是主属性,而“剪”是副属性。

再比如,“剪布女”和“石布女”同为“布”,有什么区别?答案是,“剪布女”因为拥有“剪性”,比“石布女”多了一层魅力,她们性格很强势,容貌又很美,是电视剧里常常会有的大女主形象(又一借用现成影视典型形象的例子),而“石布女”呢,则是脾气糟糕也没有美貌、性魅力的强势性格女性,她们在Ayawawa的体系中是最令人担忧的存在。

一般来说,在“石剪布”的复合模式中,主属性用来描述更“实质”的部分,比如是否专一,经济条件如何,或者亲职投资的意愿;副属性则用来描述更“虚”的部分,比如外貌气质、是否温柔体贴会照顾人。比如上面提到的“剪石男”,当“剪”作为副属性时,“剪性”中善于欺骗的特点完全没有被添加到对这类人的评价中,反而只保留了貌美、体贴这样的优点。

其实对于男人来说,“剪”作为副属性时(剪石、剪布),大抵指代正面的品质,用来形容适度的颜值与魅力,而“剪”作为主属性时(石剪、布剪),则变成了纯负面品质,用来描述极易出轨、向女性吸血的本性。而“布”为副属性时,通常用来描述男人是否体贴(“剪石”为“体贴石”,“布石”为“粗暴石”),而“布”为主属性时,则用来描述男人花不花钱(“剪布”与“布剪”:真“布”舍得花钱,假“布”不为你花钱)。

上述种种修辞构造也再次体现了隐含在“石剪布”理论里的价值观与婚恋观。“石剪布”理论复合以后,看似描述了很多类型(至少12种)的人,但其隐含的逻辑实际上也仍然只反映了其受众在择偶时所持有的单一且中庸的价值取向:魅力、体贴都很重要(作为副属性的剪),但更重要的是“专一”,不出轨(作为主属性的石),愿意给自己、孩子花钱(作为主属性的布)。

这也是中国相当一部分女性择偶(也是绝大部分Ayawawa受众)的基础原则。

主、副属性之间的关系有时也是暧昧的,用“实/虚”这样的对立关系并不能概括全面,在某些语境里,副属性也在描述某种外表的欺骗性(主副构成“真/假”关系),即一个人看上去是这样(副属性),但实际上是那样(主属性)。譬如说,“石剪女”在Ayawawa的体系里是指看似天真无辜,但实际情商很高的女人,而“石剪男”是指看似体贴顾家,嘴上很擅长表忠心,实际却在外面偷吃的男人。

在描述女性时,如果“剪”出现在不同的复合属性中,那么出现在主属性的“剪”通常更多表社交能力、处理配偶情绪的能力(实质),而出现在副属性的“剪”则更多用来描述外貌、穿搭,而非性格,例如“剪石女”就往往用来形容很漂亮,但在社交场合或者配偶面前略显迟钝木讷(不会调情)的女生。这也可以看出,描述女性时,这套理论更看重人际关系能力,而描述男性时,则更看重专一程度和经济条件。

从上面的诸多例子可以看出,“石剪布”理论复合模式的意义结构是浮动、暧昧且随意的,对行为模式、气质外貌和处事能力的评价杂糅在一起,它并没有稳定坚实的基础,同一种人格类型,完全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意思。“石性”有时候指感情的稳定程度,有时则指为人木讷/不解风情(所谓“直男”),“剪性”有时指外貌,有时指情商,有时又指欺骗性,有时又指吝于花钱,“布性”有时指行事粗暴大男子主义,有时又指在事业上的野心,有时又指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

怎样去摘取意义并解释某一种人格,全凭解释者的主观意愿,例如前述“剪石女”,除了可以解释为漂亮却木讷的女人,完全也可以解释为在社交圈里看似很活跃,实际上很笨拙、惹人讨厌的女人。这两者其实完全是不同类型的人,但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由此可见,与其说“石剪布”是描述人的一套理论(根本站不住脚),不如说它只是一套好用的工具词汇库(这大概也是许多人着迷于它的原因),可以随时用来描述不同类型的人(当然,仅限这个概念矩阵范围内的人)。当你想要描述漂亮却木讷的女人,你就不需要再说那么多字了,用“剪石”二字概括足矣(虽然“剪石”还可以根据语境指代其他类型的人)。

这些浮动的概念又只在差异中体现其意义。当你说那个男人是“X布”时,并不意味着他真的很有钱,而只意味着他比你更有钱。同时,这种描述方式也能体现一种“理论”的心理优势:你在描述一个人,你并不是在评判(judge),说长道短,而是根据某种客观的理论在进行分析,因此你不仅不会有羞愧与迟疑,而且还会对自己的结论更自信,因为你心中早就有答案了,只不过需要一种理论来为你背书罢了。

在复合结构中,尽管意义是浮动不明,价值排序却仍然清晰。

前面说过,在男性那里,布>石>剪,而对于女性,剪>石>布。因此“石布男”/“剪布男”,“石剪女”这两三种人格类型代表了Ayawawa理论体系中最优质的存在。

勾勒出这些人格的特征,大概也就能推出Ayawawa最希望她的受众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她最赞赏哪一类型的受众):“石剪女”长得很漂亮,但她不卖弄自己,她懂得在别人面前隐藏自己的魅力,好让丈夫放心,同时又能照顾好丈夫的情绪;以及她们选择什么样的男人:“石布男”是有野心有事业,又有情感需求的专情男,他不会轻易出轨,又会投资家庭,唯一的缺点是需要妻子降pu(见文末注释),照顾他的情绪(这是一般女生较好的选择);“剪布男”很帅,也有成功的事业,但又有一定多偶属性(在可控范围之内,如果妻子升mv就不会有问题),就算他偶尔出轨,妻子只要能容忍,他也绝对不会抛弃妻子,因此她能过上非常富足充裕的生活(这大概是社会阶层更高、更漂亮的女生的选择)。

在Ayawawa的世界里,女性的处境是很悲惨的(因此要绞尽脑汁做“对”的选择)。在婚恋的压力面前,她们没有太多太好的选择。幸福总是有代价的,如果一个人对你好,那么总意味着你还要失去其他的什么(多么悲观的看法):选择“布”通常意味着“高攀”,要降低pu;选择“石”意味着吃亏,对方必须要用专一、情绪价值来弥补;选择“剪”大概率意味着受骗,被一些不重要的东西所吸引。因此在这个宇宙里,对于女性(或者任何人)来说,找到合适的人(用Ayawawa的话说:价值完全匹配)都是不可能的。你要么向上看、要么向下看(而不能向前看),而你必须做一个选择,因此你必须接受现实的不完美,如果想要更好的男人,你就需要做出牺牲,如果你不想做出任何牺牲,那你就要接受对方的不完美,不要过度地抱怨、指责。

Ayawawa的积极之处大概就在于此,她教导她的受众去面对赤裸裸的现实,点醒那些活在幻想里的“包法利夫人”,她让她们把现实想到最坏(假设前面是悬崖),并且通过改变预期和行为模式来应对现实,这样就不至于跌入人生的灾难。

Ayawawa的“石剪布”理论的根基是自我否定,这是它最鲜明的特征,与市面上流行的人格理论(比如MBTI)截然相反,后者的核心是自我认同、自我接纳——制造同温层来逃避现实,而绝没有任何与“肮脏”现实的勾兑与媾和。我以为,这甚至也可以看作Ayawawa理论的某种积极因素,因为“接纳自我”、“自爱”等话语盛行的当下,极少有一种高影响力的理论会去鼓励大众去扭弯身躯,和现实拧在一起(婚姻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它是其中一种,因为也许还有更差的现实),而不是躲进自己的小世界、小圈子以获得舒适感(主流观点)。

Ayawawa的消极之处在于,她无底线地强调婚恋对于女性的重要性(不可取代性),她还引导她的受众将爱情、婚恋彻彻底底地理解为一场博弈(甚至趋近于零和博弈),而忽视了任何意义上天真美好存在的可能性(与其说忽视,不如说为了自我保护宁愿不去相信其存在)。我之前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评论:“Ayawawa的理论不过是一种极端cynical(不知如何翻译)的纳什均衡”,颇有道理。正因为连情绪/情感都成为一种可以索取、交易和算计的“价值”,所以她不相信人的善意,哪怕是1%——这有时会让人恶心(当然,太相信善意也会让人觉得恶心)。

除了价值观问题以外,我对Ayawawa的“石剪布”理论最大的批评仍然是它的欺骗性(上文已经提到过),它实际上只是一套隐喻系统(背后有特定价值观的)或者一套话术,却让人误以为是某种严密、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完全缺乏实证依据,因此根本不足以称之为心理学),它折射了人们内心固有的印象,却让人们以为他们发现了什么新东西,它鼓励受众评判身边的人,而不去理解。

在Ayawawa的理论中,价值观中包含的极端自利与对善意的不信任(对女性独立价值的贬低)、视角的粗放与单一、概念的主观与混乱都是很令人忧虑的问题,但只要需求存在它便不可能消失,我总还希望有更好、更善的媒体/话语/理论(或无论什么东西)来替代它。

注释

mv(mate value) 婚配/交配价值

进化心理学概念,指个体在交配求偶时拥有的优势,比如外貌、身材等等。在Ayawawa的语境里,升mv大概是指让女人学会打扮穿衣(甚至整容),这样在配偶面前的价值会更高,对方会在其他方面为自己牺牲更多。

pu(paternity uncertainty) 父亲身份的不确定度

进化心理学概念,因为父亲无法确定孩子是否是自己的(不是他亲自生的),因此他不会比母亲在孩子身上投资得更多(母亲完全确定孩子是自己生的)。Ayawawa主张(婚前)升mv,(婚后)降pu。在这一语境里,pu大概等同于男性配偶的安全感,降pu最初是指保持和其他异性的距离,在外不穿太少的衣物,让男性获取安全感,后引申为不作不闹、讨好(甚至崇拜)男方也是降pu行为。

择偶策略

[连续多偶/同时多偶/单偶] 连续多偶是指不同时拥有多个配偶,但会换配偶;同时多偶是指同时拥有多个配偶(包含情人);单偶是指长期只拥有一个配偶。

[长择/短择] 长择指选择和对方结婚,固定下来不轻易离婚的策略;短择指和对方“恋爱”,并不寻求(甚至避免)长期关系的策略。

情人待遇/供养者待遇

[情人待遇] 男性不仅会养育妻儿,还提供情绪价值,会抚慰对方情绪。

[供养者待遇] 男性仅仅提供亲职投资,在情感方面打压和嫌弃女方。

雄性竞争力/雌性竞争力

进化心理学概念,只雄性和雌性为了繁衍后代,在同性别竞争中体现出的优势。雄竞更多强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而雌竞更多强调讨好、取悦男性的能力。

[雄竞]指拥有的钱财、地位、社会资源,强壮的身体。

[雌竞]指身材、外貌,或者取悦、讨好男人的能力。

Ayawawa与她的「石剪布」理论》有13个想法

  1. 非常欣赏用审慎的态度和翔实的阐述在论证这个理论。近期听到身边友人疯魔似地推荐这个“石剪布”理论,因此自己也去查了查,险些也被它“吃”进去。我觉得这个理论非常诡秘,除了文中您提到观点,我还发现这个理论,有时并不考虑时间因素,有时又过于擅长“随机应变”。比如,它在教人判断异性属性时,有一锤定音的态度,并不去考虑,也许一个人在工作无忧时“剪性”大增,而在事业奋斗期会为“石”为“布”。而在指导它的受众时,却始终论断“这个石头男现在是如何,以后会如何”,并不去提醒受众这些属性本就是暂时的。而另一方面,但有人质疑,“我的配偶最近脾气很大,但每天还是老老实实做家务”时,理论又用复合属性来搪塞。所以我觉得,与其说是一种“属性”,还不如说是一种“状态”。而且是把自己和他人都当作黑箱来粗暴理解的“状态”。非常喜欢您的这个比喻。

    1. 感谢您的评论。您的评论补充了我的观点,让我也很有启发。在我原文中,我并没有考虑到状态的问题。事实也如此,人是复杂多变的,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性格、状态和想法。而这个理论完全忽视了人性的动态。

      1. 正如yf23所说,人性是多变的(所以wawa也说属性判断也需要看配偶的状态,不同的配偶不同的策略),但现实世界对女性的残酷却是不变的,如果说wawa的理论能帮助女性接受这个残酷的世界(或是低头认命或是奋起反击),那就让这套理论继续存活着吧。

  2. 当然,喜好批判的态度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属性。我以前也喜好批判,后来发现那样的我成为了失去一部分血肉的人。在我读ayawawa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时,我感受到的现实世界的丰富性远比我在社会学、批判理论之流的浸淫下时美妙得多。

    1. 仔细观察,现实世界就在眼前。这套理论是工具,帮助看清现实世界,只是术,并不是道。

  3. 您好,拜读了您的文章,觉得思绪甚多。我个人并不喜欢ayawawa的理论,但是觉得它很有趣,因为它代表了很多普罗大众在婚恋中的想法。甚至是到了残忍的地步。这让我又心寒又想要了解为什么他们会如此现实算计。对于“布男”和“剪女”为什么不对盘的情况,ayawawa倒是提出过解释,“剪女”虽然善于讨好,情商极高,那是因为“剪女”的这些特质,是从小在家庭关系复杂,需要小孩如履薄冰地去看脸色的环境生成的。而且“剪女”也会因为自己独特的性魅力和高情商,容易吸引校园霸凌。也因为如此,她们实际上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群人,所以她们会倾向于选择“石男”,正是因为这种男性木讷,不像“布男”那样有攻击性,会给“剪女”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4. 这是我看到最好的一篇关于石剪布理论评述的文章,启发很多,尤其是关于搭配系统的自洽性,谢谢你!

  5. 石剪布模型不是ayawawa原创的,非传递博弈中常举的蓝喉、黄喉、橙喉蜥蜴的例子就为这个模型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真要说中文互联网上进化心理学的源头,应该是辉格(《沐猿而冠》的作者)?Ayawawa不过是让这一系列概念出圈了。

    但她对这套规律的解读其实充满了漏洞,甚至对于两个性别的石剪布的基本定义都值得商榷,所以她的理论才需要不断加解释、打补丁。

    比如,真正的女剪并不以性感胜出,娃娃所谓的女剪,在对模型理解更透彻的人那里,其实是女布;剪女并不是在风险环境中长大的,布女才是从小缺乏资源,所以各方面都更易采取激进策略。真正的女剪不缺爱,懂筛选,善于风险前置,对应官配石男懂尊重。所谓木讷也好霸道也罢,都是出于机械刻板的理解。只能说wawa传播早,垄断了大部分话语权,才成了所谓的权威。

    很多年前我看到wawa的内容,明显感到不适。后来发现,另有别人对石剪布的诠释更合理→https://weibo.com/3460133884/KhKeV4q49(价值观上或仍存在争议,但单就模型本身来看,清晰了许多)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