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维蒂的《丈夫》与滨口龙介

又看了一遍卡萨维蒂的《丈夫》和滨口龙介的硕士毕业作《激情》,确实感受到了这两部电影之间深度的创作关联,同时《激情》 没有第一次看感觉那么好了。

两者都试图呈现一种极端自由夸张的即兴表演状态,三两个人,在摄像头面前,几秒钟之内,便可以游走在几种完全不同的极端情绪状态中,通过这一点,一方面导演试图描述:人处在一种放纵的(消极的)情感自由中,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完全没有内阻力(inner resistance),他的行为会是什么样子——到底是吸引人,还是令人厌恶(看这些表演时,会有一种拘束的灵魂放松的自由的快感)。

同时,人物也会不满足于其他人的沉默,他们用暴力行为去破解另一个人的拘束、矜持和虚伪(原片用的词是not honest,但又不同于sincerity,因为这种真诚往往带有一种灰冷色的和又酸又苦的嘲讽和自嘲,同时还带有暴力性)。

另一方面,人的灵魂好像是空气一般散开的,元素与元素之间不是凝聚在一起的,有一种在地狱边缘濒临解题的消极放纵状态。

《激情》 之所以不如《丈夫》,原因在于,在《激情》里要通过两个小时的戏剧结构、游戏设计、情感推进去激发出来的一种状态(在压抑的日本社会,你很难相信人会这样),在《丈夫》里面,却是一种自然而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呈现出来的表演状态(电影里英国女人假装说她讨厌美国人的直率和大胆 – bluntness),所以《激情》的表达效率其实很低(为了呈现日本人的这种状态,必须要加很多背景介绍、人物说明和情感的铺垫),它大部分内容是戏剧,只有最后五分钟才接近《丈夫》全片所弥漫的一种迷人的情感状态。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